內容來自hexun新聞

周放生壟斷行業產權多元化遲早會動

汪時鋒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混合所有制進一步明確瞭國有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的方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前就此專訪瞭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他認為,國企產權制度改革是關鍵,隻要推動瞭國企產權制度改革,剩下的改革就將順理成章。而對於石油石化、電信這樣的壟斷企業,早晚也將實施股權多元化。搭建三級監管模式第一財經日報:按照目前決定的內容,未來的國資監管模式可能出現同淡馬錫和中央匯金公司相仿的三級架構,請問在現有基礎上,三級架構如何搭建?周放生:首先,搭建三級架構的基礎也是關鍵要素是混合所有制帶來的產權多元化。因為隻要推動瞭國企產權制度的改革,剩下的改革就順理成章瞭。《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要求,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那麼在三級架構中的第三層次,也就是企業一級,今後可能會將部分產權劃轉到社保基金、養老保險基金、醫療保險(放心保)基金等,在國有經濟內部實現多元化,再加上民營資本進入,實現混合所有制。在第二層次,也就是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將持有三級企業部分股權。公益性的央企可能專門有一個管理公司來持股,競爭性央企可能有多傢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這一層次可以利用國資委設立的國新、國投或誠通三個資產管理平臺,也可以新建,但整體數量恐怕不會太多。這些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就是單純的持股職能,就是一個個淡馬錫,人員不會多但要很精幹,管理資本,不管理企業。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以股權比例進入被持股企業的董事會,而被持股企業的經理班子由董事會選聘,完全市場化。隻要國有股不再控股,工資總額則會放開。至於持有股權比例是否要求控股,就淡馬錫的經驗來說,幾乎對屬下企業很少有絕對控股的,最多是單一大股東。在第一層次的國資委,按照我對《決定》的理解,其職能應該是監管分開、監運分開,隻管制定國資監管規則和“裁判吹哨”,而不是現在這樣“裁判員”和領隊集一身,“領隊”的職能應該放給資本運營公司。設立三級監管機制,將來的變化估計不小。在我看來,將來的狀況是,競爭性領域不再有國有企業瞭,而隻有國有資本,今後真正保留的國有企業會很少。日報:實施三級架構改革的難點在哪裡?周放生:難點之一在國資委本身,估計改革後國資委的職能會有較大的調整,自我改革是比較難的。當年朱鎔基在推動專業經濟部門改革時就經歷過這樣一個過程。對於第二、第三層次的企業負責人來說,難點在於如何解放思想。具體來說,改革對位於第三層次的企業負責人帶來的變化很大。有些人可能原來是中管幹部、委管幹部,但今後他們所在企業成為混合所有制,其個人身份定位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對於第二層次的企業負責人,其掌管的國資運營公司由原來的統管變成瞭持股,這需要企業負責人在認識和觀念上進行改變。為瞭順利推進改革,要在人事選聘和薪酬制度上進行革新。設想一下,如果經理層是董事會、股東大會聘請的,薪酬方面由市場決定,企業負責人還可以根據《決定》提出的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那麼企業負責人還會再留戀行政級別嗎?改革可以在競爭性行業的企業中先行先試,再順利推廣到其他企業。對於整體改革來說,對企業實行股權多元化,就要觸碰到利益集團的利益。為防止利益集團掣肘,就需要領導人下定決心,同時拿出可行的方案。壟斷行業產權多元化遲早會動日報:對於石油石化、電信移動這樣的超大型央企來說,未來如何實施股權的多元化?周放生:《決定》指出,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就我理解,行政壟斷指的就是石油石化和通信,這兩個板塊將來遲早會動。首先可能是打開產權,變成混合所有制,在此基礎上把競爭性環節剝離,例如將輔業公司、專業化公司分離出去,或者直接改制。主業仍應保留骨幹公司,企業規模會小很多,同時主業公司的股權也要多元化瞭,資本投資公司僅持有這些主業公司的國有股份。日報:如果在涉及國傢軍事和經濟安全的行業企業也實行股權多元化,對國傢安全本身有什麼影響?周放生:現在談國傢安全,主要是軍事安全,這方面可能動得不大。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外的軍工都是私人企業,政府完全可以通過制定很多規范來確保國傢安全。現在國航這樣的企業,本身就很像資本運營公司瞭。真正制定改革方案制定還是很復雜的事情。要有思想解放、利益超脫、懂產業、懂資本、懂法律、懂規則、懂管理、懂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的人來參與方案制定。日報:股權多元化改革對自然壟斷和特許專營企業可能會有什麼變化?周放生:自然壟斷主要是兩大電網公司的電網和鐵路公司的鐵軌,剩下的其實都不算自然壟斷。《決定》要求,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放開競爭性業務,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進一步破除各種形式的行政壟斷。鹽和煙草是特許專營商品,改革後將同時受到國有資本監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中儲糧和中儲棉將來則是公益性國企,應該成為被政府嚴格監管的企業。關註國資體制性流失日報:由於當前中國的監管體制、法律體系和政府監管能力遠未健全,也沒有形成美國那樣的訴訟文化,那麼在改革過程中,如何防范國有資本流失?周放生:國有資產流失有兩種情況,一種叫體制性流失,一種叫交易性流失。我們平時看到的大多是交易性流失。必須承認,交易性流失的確存在,而且是在改革中必然會發生的。流失案例會促使我們不斷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應該說,目前防范交易性流失的監管和法律體系已經比較完備瞭。這套體系隻要能夠得到嚴格執行和監管,就可以防止大的流失。第二種流失叫體制性流失。如果不改革、不改制,難道國資就沒有流失嗎?其實會有更嚴重的流失。中石油的“貪腐門”就是典型的案例。假設一個老總受賄200萬,就可能產生10倍、20倍的國有資產流失。再怎麼改制能流失得瞭這麼多?我們更應該關註體制性流失。大量的浪費和貪腐是驚人的。所以必須改革,不改革就是最大的流失,年年、月月、日日在流失。利益集團不支持改革,道理很簡單,因為股權多元化後有民營資本、員工資本盯著,就不容易拿瞭。因此,要想改革體制、機制健全,不能總以流失、關系安全等理由回避改革。如果這些理由能成立,計劃經濟就是最好的體制。如果有顧慮,我們先放開競爭性行業總可以吧,剩下的一步一步來。現在軍工企業都上市瞭,還有什麼問題?不能自己嚇唬自己。

新聞來源http://news南投代書貸款信貸年息.貸款信貸任何問題免費諮詢土地信用貸款借貸貸款全省皆可處理hexun.com/2013-11-22/159915376.html

汽車貸款信用貸款代墊任何問題免費諮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rylou6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